战略背景

时间坐标下看乡村振兴

中国乡村地域广阔,历史源远流长。纵观中国社会发展,乡村成为了中国社会兴衰更替的缩影, 不同时代的发展特点在乡村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批又一批爱国人士以乡村为基点, 寻求乡村振兴与国家强盛的治理之道。

封建帝制时期

传统农村的美好图卷

民国时期

理想乡村的理论探索

建国至今

现代乡村的系统探索

封建帝制时期——传统农村的美好图卷

自魏晋至唐以来,乡村社会开始向扁平化发展。作为乡村社会核心生产资料的土地, 逐渐从传统世家门阀大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进而在不同普通家庭中迅速流转。

宋朝时期,随着宗法制度以及其他乡村社会重建措施的实施, 乡村社会逐渐走向稳定与繁荣。儒生们开始思考乡村社会重建的问题, 并形成了保甲法等不同的乡村建设理论。

元明清以后, 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也逐渐走向衰落。

乡村环境

依山傍水,归园田居
如诗如画的宜人仙境

乡村文化

采桑、酿酒、煮茶
“诗和远方”的真实写照

乡村生活

男耕女织,牧童放牛
鸡犬之声相闻,听取蛙声一片

民国时期——理想乡村的理论探索

面对清末乡村社会衰落的现状, 如何挽救乡村, 实现乡村振兴, 便成为摆在中国一代爱国、救国者面前亟待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以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等为代表的爱国仁人志士们,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从理论到实践, 不断探索, 并提出了各自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模式。

建国至今——现代乡村的系统探索

建国以来,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进行了乡村振兴的系列探索, 如提出“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农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 “特色小镇建设” 等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 正是这一探索的集大成。

理论探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了“乡村振兴” 的诸多思想, 主要有:一、“两山理论” 的提出。二、“记住乡愁” 的呼唤。三、明确新农村建设原则。四、寻找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五、要把厕所革命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六、明确乡村振兴战略要两个文明一起抓。

实践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过程。在国家行政管理和具体执行层面, 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特色小镇建设。四、稳步推进“田园综合体” 试点。

空间坐标下看乡村振兴

中国乡村地域广阔,历史源远流长。纵观中国社会发展,乡村成为了中国社会兴衰更替的缩影, 不同时代的发展特点在乡村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批又一批爱国人士以乡村为基点, 寻求乡村振兴与国家强盛的治理之道。

全国行政村数量锐减

平均计算,全国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民委员会,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正在消失。

“空心村”现象日益凸显

新世纪第一个10年,农村人口减少1.33亿人。

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达到1.74亿人,80%的农村家庭有人在外打工,74%的农村已无可以进城打工的“剩余劳动力”。

耕地抛荒闲置现象严峻

部分省域耕地撂荒面积已经达40%以上。

2016年,全国土地流转面积为4.71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比重为35.1%,出现农民出租土地无人承接现象。

农村闲置住房日益增多

每年因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而新增农村闲置住房5.94亿平方米、折合市场价值约4000亿元。

农业经营收入增长乏力

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农民收入实际增长6.8%。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了0.4个百分点,与去年全年增速相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经营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5%左右,在农民收入四个来源渠道中增速最慢。

传统村落面临消失危险

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

战略目标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产业兴旺是重点

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

生态宜居是关键

生态宜居,留住最美乡愁的“利器”。

乡风文明为保障

文明乡村,吹“靓”了美丽乡村。

治理有效为基础

不要“要人要钱要物”,要“会管会做会治”。

生活富裕为根本

要把钱放进群众的口袋里。

战略内涵

两大战略机遇

逆城镇化的时代机遇

“城市大跃进”导致的规模失控、结构失调、功能紊乱等现实问题不断爆发

农业地区的基础设施、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公共服务亟需改善

不断加持的政策机遇

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

中央首次明确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时间表

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继续扩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

四大全新内涵

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

政策导向变化,重点突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发展目标变化,追求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效用最大化。

价值综合变化,强调生产发展要实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

转变发展观念,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转变发展方式,要构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绿色生态系统。

转变发展模式,发展模式转变要健全以绿色生态为保障的农业政策。

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

一个观点: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三个核心: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开展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

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农村基础工作“双基”工作。

任务更加艰巨 | 外延更加广阔 | 内涵更加丰富 | 要求更加高端

八类政策盘点

政府工作报告

乡村振兴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

乡村振兴将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的主要载体。

乡村振兴将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旅游政策

策略与实施路径无缝对接。

跨部门协同、多方发力。

深度对接乡村振兴核心诉求。

形成全民化的乡村治理氛围。

注重政策衔接性和延续性。

扶贫政策

依托生态优势,深度贫困地区旅游业迎来飞跃发展。

依托文化优势,深度贫困地区旅游业迎来融合发展。

依托资金优势,深度贫困地区旅游业迎来快速发展。

规划政策

坚持务实精神,不做无用的规划。

坚持差异化,不做同质的规划。

坚持突破化,不做套路型规划。

财政金融政策

把财政资金作为传统村落发展的杠杆,而不是依赖。

把财政资金合理分配在具体保护事项中。

利用财政资金发展好特色产业。

法律法规

乡村振兴法是乡村社会长治久安的保障。

乡村振兴法是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接轨的保障。

乡村振兴法是乡村多规合一的落地保障。

土地政策

有利于优化目的地产业结构。

有利于优质旅游项目发挥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

有利于社会资本多途径参与目的地旅游产业。

有利于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产业政策

以“旅游+”为驱动,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的形成。

以“旅游+”为核心,促进农民多元创业方式的形成。

以“旅游+”为平台,促进农村多元资金统筹能力的形成。

三个关键问题

钱哪来——确保“真金白银”投向农村

财政保障是基础 / 农村发展是根本 / 金融倾斜是重点 / 工商资本是重要力量

问题引导 乡村本身没有钱。由于其他客观条件限制,很少的社会资本进入乡村。
案例链接

缙云小住的逆境求生
乡村资源+众筹资本=“真金白银”造乡村

地理位置:重庆北碚区缙云山村

发展困境:交通不便、环境差、村里大多数人外出务工、房屋破旧

脱困路径:农民将老家的旧房子统一交给村里,村里将房子统一租给城里的投资者,投资者一次性付给农民20年租金,并将房子打造成特色民宿,20年后,房子将归还给农民。

获得效益:目前,住一晚平均房价800元左右,入住率也达到80-90%。村民、村集体以及企业共同获利。

其他路径 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地咋改——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 承包地有偿退出制度 / 宅基地制度改革 /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问题引导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现行宅基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每年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人口大量迁移,在农村就出现大量农房、宅基地常年闲置。
案例链接

睡莲在荒地上开起了旅游花
空置荒地+乡村旅游=“土地改革”出新招

地理位置:海口美兰区

发展困境:荒置湖泊、长满荒草、环境破坏、治理困难

脱困路径:区领导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发现种植睡莲既可以净化水质,成本较低、见效较快,市场前景也不错,况且当地村民也有着种植苗木的传统。于是经电商扶贫中心牵线搭桥,引入当地知名的永群绿种养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抱团”发展特色睡莲扶贫产业。

获得效益: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每个月有固定300元收入;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了区产业融合与升级。

其他路径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乡平等交换机制,加快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

谁来干——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

党中央是 “总舵手” / 地方党委政府是 “助推器” / 基层党员干部是 “领头雁” / 广大人民群众是 “主力军”

问题引导 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农村地区,人口外流现象还比较严重。乡村振兴,在实际推动过程中还面临缺“人”的困境。
案例链接

金溪吸引返乡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引鸟归巢+乡村创业=“人才振兴”新动能

地理位置:江西金溪县

发展困境:以一产为主,产业发展水平低;外出务工人数较多;地处偏僻,吸引不了人才

脱困路径:建立人才信息库,向外出的人才发布招才信息;颁布一系列返乡创业政策,成立回乡创业服务中心;对返乡的人才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保姆式服务”。

获得效益:目前,该县有3000名返乡人才回乡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带动了3000余贫困户增收脱贫。

其他路径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

十大重点工作

农业产业要优化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基础设施要先行 强化生产性、发展性和生态性基础设施,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
绿色发展要优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
人居环境要改善 改善农村居民生产劳动、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环境
乡村治理要见效 倾听村民诉求,完善农业农村社会服务组织等基础工作,实现“三治融合”
农村文化要繁荣 夯实农村文化基础,完善文化阵地,重塑农村文化氛围,树立文化自信
基层政权要牢固 做好基层政权建设工作,推进基层民主生活制度化,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互联网要全覆盖 人、财、物、技术、信息和时间等资源优化配置,拓展乡村产业发展新空间
农业机械要普及 有效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村改革要深化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快速导航

咨询热线

400-110-1800
13901848087

奇创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