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21-51212088项目接洽:4001101800 / 13761032326

新闻资讯

News

古城旅游综合开发与城市文明复兴之路以扬州古城为例

2013-10-29

引言


作为城市的生命之源和魅力之源,古城以其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成为城市文脉传承和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对传承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古城的保护更新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如何既保持其原真性和活态性,又实现文明复兴和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以扬州古城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为例,探索体验经济时代古城旅游开发之路。


扬州古城区以扬州明清古城为基础,共5.09k㎡,其中重点是古运河和以东关街、东圈门为核心的双东历史街区。扬州古城有着多重身份属性。第一,它是运河名城,因运河而兴。扬州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界处,古城区是古运河流经的核心区域,沿岸历史文化遗迹丰富。第二,它是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深厚。扬州核心资源和文化遗存主要聚集于古城区。第三,它是城市核心,是扬州历来的商业、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始终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所在。多重属性决定了扬州古城旅游发展离不开文化和运河,也反映出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的矛盾,因而要从文化、运河、城市等多个角度着眼思考古城旅游的发展。


天下古运河,繁华老扬州


从目前扬州旅游发展的实际来看,“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旅游形象口号已具有一定影响力,“诗画瘦西湖”指向明确,而“人文古扬州”指向性模糊,资源品牌尚未转化成产品品牌,导致古城核心吸引力缺乏。因此,寻找文化的突破点是关键。然而对于扬州,自古以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与憧憬。从南朝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到盛唐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从“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到“绿杨城郭是扬州”,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扬州梦……与其沉浸在诗画构筑的扬州印象里,不如溯源历史,挖掘素材。


扬州,春秋建城,秦设广陵县。西汉中叶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商业始兴。后历经战乱,盛唐开通南北大运河,文化勃兴,成为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有“扬一益二”之称。明清,扬州盐业专营,城市繁荣,休闲鼎盛,为“士大夫必游五都会”。纵览历史,西汉、唐、明清可谓是扬州的三大全盛时期,可见当时扬州作为门户之港、商业之心、漕运之都、休闲之城的繁华鼎盛。可以说,国际大都市、商业金融中心、休闲娱乐天堂,诠释着历史上的扬州黄金时代。


在这纷繁的历史中,水、商、文构筑起扬州文化的核心。以古运河、瓜州古渡为代表的水运文化见证了扬州因水而兴的历史,毗邻江、河、海的港口交通打下繁荣之基。而商业文明又供养了扬州文化,人流的聚集带给扬州多元的文化和包容的气质,并在水与商的基础上诞生了丰富多彩的人文传统,塑造出一个包容、富足、优雅、闲适的气质扬州,构筑起横亘古今商人、文人、市井百姓的一个共同的扬州梦。


然而,水、商、文也同样是运河沿岸名城尤其是江南名城的特征,那么扬州文化特色是什么呢?从苏、杭、宁、绍、镇、扬等江南名城的旅游开发来看,滨水休闲是共性。就个性而言,苏杭宁镇的古城休闲对物质遗迹的依赖性突出,绍兴古城生活休闲的民俗气质较为突出。而扬州古城以物质遗迹为基础,雅俗并举的非物质休闲文化成为挖掘自身独特性的重点。“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干丝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老扬州诉诸眼耳的曲艺文化、诉诸口鼻的美食文化、诉诸全身的沐浴文化……无不体现了扬州人传统的精致休闲生活方式,而这也成为扬州古城休闲最独特处和最大吸引力!基于此,我们提出,以扬州人传统精致休闲生活方式和全感官休闲特质为核心,以精致休闲、文化休闲为理念,以“天下古运河,繁华老扬州”为主题,打造兼具扬州传统休闲生活方式和运河都会名城特质的中国古城精致生活休闲旅游目的地。


以文注魂,还原一个文化扬州


扬州古城旅游资源分布总体分散,相对集中,形成了双东、皮市街、南河下、仁丰里四大资源聚集区。因此,寻找各区的文化主题和体验特质是首要问题。


作为扬州古城文化的精粹地,双东历史文化街区是扬州古城文化体验核心区。正如郁达夫所说“梦想着扬州的两字,在声调上,在历史的意义上,真是如何地艳丽,如何地够使人魂销而魄荡!”寻梦双东就是要满足人们对于扬州精致、富足、风情、文雅、闲奢的所有想象。我们提出街区景区化、文化体验化、休闲商业化三大策略,以国家5A景区为品质,通过“春风十里扬州路”景观系统、“人生只爱扬州住”住宿系统、“淮扬风味浓似酒”餐饮系统、“十里长街市井连”购物系统、“夜市千灯照碧云”夜间休闲系统等一系列特色系统的打造,使之成为扬州古城旅游的名片和老扬州文化体验地标区。


如果说双东历史文化街区是所有人心中的扬州梦,那么围绕皮市街,以吴道台宅第、王少堂故居、蔚圃为代表的“雅集台”,则是文人心中的扬州梦。它将依托片区名人故居资源,对接其承载的扬州古典文化渊源,以诗词、曲艺等为主题,以中国古典文化社区为导向,同时对古城区住宿功能进行补充,构建文雅休闲气质的扬州古典文化体验示范区。同时,营造出片区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化气息,成为夏季修学游的绝佳吸引。此外,还有围绕盐商文化和会馆遗址打造的南河下盐商文化体验区,以及以市井文化为主题的仁丰里-教场时尚休闲区。通过三区的打造,给游客体验商人雅奢、感悟文人情怀、尽享市井闲适,进而诠释扬州富足、雅致、闲适的气质,并通过双东历史街区诠释的扬州梦,打造一个属于所有人的扬州,彰显扬州自古以来的包容胸怀。


以水兴城,再现一个运河扬州


古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其沿线分布众多资源点,如东关古渡、普哈丁园、吴道台宅第、跃进桥、老啤酒厂等。目前开通了“古运河水上游”游线,北起便益门,南至康山文化园,全程约30分钟。两岸生态与休闲氛围好,夜景系统较好,但游览行程与活动较为单一。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分段主题化、游船体验化、节点休闲化三大策略以提升古运河风光休闲带。


一是一幅画卷展现千年广陵神韵。我们建议融入主题,以千古广陵文化为内涵,对古运河进行分段主题化打造,以古扬州汉、隋唐、明清及当代的名人、故事及文化为主题,通过浮雕、雕塑等多种景观形式打造千年广陵河上图,每段均有一个核心景观,以主题游线串联千年广陵,展示扬州因水而兴的千年历史,构建千年广陵风情游线。如便益门-东关古渡以两汉风流为主题;东关古渡-长生寺阁以隋唐雅韵为主题;长生寺阁-渡江桥以繁华明清为主题;渡江桥-南门遗址以现代文明为主题。


二是三种游船丰富水上休闲体验。多码头摆渡游船,真正体现运河的连接轴功能,并通过与沿岸节点水陆双向互动,给游客多种选择,达到船上看岸、岸上看船的效果,让游客真正感受扬州休闲氛围。


三是两岸节点营造休闲生活氛围。打造东关古渡、长生寺阁、康山园、南门遗址四大节点广场,充分利用滨河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在规划允许地段建设休闲设施,如露天餐饮、茶座等;规划保护地段则利用景观和广场进行休闲空间打造;加强水陆互动,达到船上看岸、岸上看船的效果,让游客真正感受扬州休闲氛围。


通过以上措施以古运河风光休闲带带动古城旅游发展,未来可形成古运河——荷花池——二道河——瘦西湖游线。后期古运河古城段有望发展成为扬州城区的中央公园,成为扬州市民的休闲地标和游客感受扬州休闲文化的最佳场所。


创新体验,感受一个全景扬州


古城旅游重在文化体验,只有让沉睡的文化活起来,才能构筑古城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在体验旅游的新时代,我们将通过全感官的打造、全年度的节庆活动、全年龄段的主题游线、全天候的二十四小时扬州生活,让游客感受一个全景扬州,最终呈现一座充满人文魅力和休闲气质的运河都会名城。


①全感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觉,全方位体验扬州。


如个园、何园、双东十景、古运河画卷等视觉体验,王少堂曲艺体验、街南书屋听曲等听觉体验;美食、香粉、琼花等嗅觉体验;东圈门淮扬美食、卢氏宅第等味觉体验;东关街前店后坊体验、水上游等触觉体验;吴道台宅第书馆阅读、丁家湾创意会馆群等思觉体验。


②全年度,即春夏感受繁华扬州,秋冬感受祥和扬州。


如以“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为代表的春天;以“扬州修学、休闲、避暑月”、“中国诗词节”为代表的夏天;以“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二分明月文化节”为代表的秋天和以“中国曲艺文化节”为代表的冬天。


③全年龄段,即全覆盖的人群,各有各的玩法。


如针对儿童推出主题娱乐之旅、绿色亲子之旅;针对少年推出修学之旅和艺术文化艺术之旅;针对青年推出盐商文化体验之旅、古城探秘之旅和古典文化艺术之旅;针对中年推出古运河之旅、文化休闲之旅和休闲养生之旅;针对老年推出古运河之旅、文化休闲之旅和休闲养生之旅。


④全天候,即勾勒廿四小时扬州生活,享受美妙古城时光。


7:00-9:00,前安家巷,品尝扬州特色早点“皮包水”。在古老的街巷享受悠闲一天的清晨时光。9:00-11:30,东关街闲逛。发现某座百年老宅,体味某家百年老店,感受一条特色老街。茶舍,凉亭,偷得浮生半日闲。13:00-17:30,去东关古渡坐船,古运河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或至吴道台站,或至康山园广场,下船来,去寻访名人与盐商足迹。一条条貌不惊人的巷子里暗藏着乾坤,一不小心就碰到盐商巨擘的老宅,或是风流名士的旧居。进得门去,发现一片新天地,可停歇,可小憩,可观赏,可怀古,无不可。17:30-19:00,南河下或1912,享受创意美食。19:00-22:00,从南返北,去王少堂曲艺基地欣赏一曲评弹;去马家巷感受扬州特色沐浴文化“水包皮”。走了一天,再体验一下扬州三把刀之一的修脚刀,给脚放个假。22:00-7:00,双东或湾子街,感受扬州特色住宿。长乐客栈古典豪华,扬州人家古意质朴、蔚圃艺术主题酒店艺韵悠长,多元文化,多种期待。安然入梦,等待新的一天开始……


青砖古巷,一排露天咖啡座,三五游客坐在藤椅上或轻声聊天,或翻看杂志,一旁的原住民则重复着千百年来固有的生活方式——现代的生活和古老的传承在这里如此和谐,这就是扬州古城。2012年11月底,扬州古城双东历史街区迎来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专家组一行,接受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评定验收。令评审专家们认可的不仅是古城的历史风貌保护和特色文化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它保留了原住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旅游源于生活,并与之和谐相融,这才是古城旅游开发的价值所在。


结语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新时代的古城旅游开发明确了方向。“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和谐。古城作为市民生活的空间、经济发展的载体、旅游的核心资源,加强对古城的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既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能促进城市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古城既有文化韵味又充满生机和活力,更能使市民享受到古城保护的实惠与成果,增加市民的幸福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新形势下的古城旅游开发不仅仅是升华美好的旅游体验,更应注重古城居民的幸福民生,唯有内外和谐,才能真正实现城市文明复兴。
沪ICP备13011172号-6 Copyright © 2021 KCH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