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61032326

新闻资讯

News

都市自助旅游服务体系的规划探索及实施评估

2015-11-17
【规划探索】

都市自助旅游服务体系属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都市旅游范畴内的延展,两者在服务要素上也基本相同,但具体服务内容的侧重点略有差异,即各要素在整个体系当中的比重不同,例如都市旅游往往承担了一部分枢纽集散和旅游中转的功能。因此,来都市旅游的客群在旅游公共信息获取、旅游公共交通方面的需求程度较大,要求也更高。从提供的服务内容上看,都市自助旅游服务体系囊括了都市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信息、旅游导览及旅游安全检测等各类服务,为自助游顺利展开创造基础条件和有力保障。奇创根据以往项目经验,总结了都市自助旅游服务体系的三大特性:

第一,都市性。构建都市型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就是要将都市吸引力发挥到最大,促进城市设施及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城市开放度和旅游知名度。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旅游业的“窗口”和“辐射中心”几乎都集中在都市。都市旅游也集成了观光、度假、商贸、会议、展览、购物、文化、体育等多功能于一体,并拥有先进的接待设施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市自助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根据自身都市的特点、基建配套水准及城市规划目标,重新整合资源,并针对游客的需求对体系进行二次优化。
第二,针对性。自助游客的需求差异化较为显著,须针对自助游客的需求偏好增加和细分服务内容,在原有标准化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增加特色功能设施,如母婴室和无障碍设施等。因此都市自助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把握自助游客的特征,了解自助游客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旅游公共服务。
第三,共享性。都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并不为游客这一群体所特有,其共享性主要体现在市民与游客这两个群体。因此,体系内的大部分服务设施需要依托现有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服务设施,依据市民休闲游憩和游客观光旅游的不同需求,叠合功能,共享资源,从而避免公共服务资源的浪费。

【实施评估】

奇创机构于2010年受上海市旅游局委托,编制《推进上海都市自助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下简称《研究》)。项目组通过上海现状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调研、国内外都市自助旅游服务体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上海自助游客市场调研问卷分析,梳理出上海自助旅游服务的体系框架,并针对上海自助旅游服务提出了多项提升建议。课题截稿已过去三年,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专项访谈,试图从实体化的旅游服务体系和信息化的服务体系这两个角度对现状上海都市自助旅游服务体系的发展进行评估。

先来看实体化的旅游服务体系。据了解,上海已建成46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5个旅游集散中心。笔者实地考察了位于徐汇区中山南二路5409号的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总站,新总站于2012年五一小长假前夕正式启用迎客,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层,地上层主要用于游客候车、发车,共配备了67个旅游大巴停车位;地下层则集成售票、咨询和旅游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沪ICP备13011172号-6 Copyright © 2021 KCH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