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21-51212088项目接洽:4001101800 / 13761032326

新闻资讯

News

五感式体验设计重构景区吸引力

2016-01-07
引言
2015年的奥斯卡颁奖盛典落下帷幕后,一系列精彩的银幕作品也纷纷进入广大观众的观影计划单:捧小金人捧到手软的《鸟人》几乎成了长镜头的代名词;《星际穿越》的想象力让人脑洞大开;大白成功卖萌俘获众多观众的心……其实,电影的成功不仅需要一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剧本,其中的道具、灯光、音效等因素带来的感官体验也不可小觑。感官体验设计的重要性可同理体现在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当中。 
                                                                
笔者在对奇创近几年的景区提升项目整理中发现,很多景区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景观改造与修复,却没有得到游客的认可,游客平均逗留时间短、完全没有融入景区的情况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很多景区的开发尚停留在景观的营造层面,单纯追求视觉上的效果,没能带给游客全方位的体验。正如约翰•O•西蒙兹在他的《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提出“规划不是形式、空间与形象,不是场所和物体,而是规划体验,一种人性的体验。”既然是人的体验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视觉上,而是五种感官的综合调动,是多元的、整体的。如果只强调视觉层面的感受,势必会造成其余四种感觉的缺失,不利于激发游客对景区的全方位融入。

因此,笔者认为景区在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应该导入“五感体验式设计”的理念。“五感”体验式景区设计是指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官体验层面,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的一种新的理念。

一、视觉设计
视觉设计主要体现在旅游服务设施和景观环境上。

1、旅游服务设施

景区中的服务设施建筑除了要满足住宿、餐饮、服务这些基本的功能需求外,还承担着体现景区风貌特色的任务。建筑风格、形式、材料和色彩的运用要以恰当的尺度和比例,合理布局,集中地、创造性地展现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

如在武隆天坑景区项目中,项目组在原址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建筑原始风貌,并强化土家族的建筑特点对景区内的建筑做复原设计(如图1)。 

图1 土家族建筑的复原设计

2、景观环境

景观空间的布置和景观元素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基地类型,奇创总结了一些普适性原则以供探讨。

景观风格与景区气质相一致原则。这是景区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山岳类型的景区不可能与海岛风格的景观相匹配;古色古香的古镇街区中不宜出现太多现代的景观材质,例如大理石、玻璃幕墙、马赛克等。

因势利导,避免过度设计。对资源型景区而言,其本身高品质的自然风光就是吸引力,设计应是“绿叶”,突出景区资源的天然性和原真性,避免过度设计。

尊重人性规律,创造舒适体验。游览中,导致游客疲惫的主要因素是:步行距离、景观吸引力和气候条件等。游线的设计要尽量减少游客的疲惫程度。一般情况下,游客在吸引力不足、气候不佳的环境内适宜的步行长度是380米,约3分钟的路程;在气候条件较好或是有雨棚、拱廊等庇护物,同时具有吸引力的环境中适宜步行的长度是750米,约10分钟的路程。因此设计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设计停驻点,如景观亭、观景台、坐凳等,使游客劳逸结合。

3、视觉走廊

设计景区游览路线时,应充分考虑游览过程中视域的变化带给游客的心理感受,对视觉走廊或贯通或遮掩,游客在游览中,既能体会到开阔的场景,又能感受到幽深的意境。

在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项目设计中,景区的游线上设置了眺仙台来俯瞰整个峡谷景区的开阔场景(如图2),又通过雾森来营造寻仙的意境,还利用五仙女飞天蝶舞时彩色丝带的飘逸感觉构思出的仙女彩虹桥景观,整条游线有序、起迭、渐变、高潮、尾韵(如图3)。 

图2 “眺仙台”俯瞰景区


图3 雾森技术营造氛围

二、听觉设计


瑟瑟风声、鸟唱虫鸣、雨打芭蕉、梵音颂唱、松海涛声残荷夜雨……声音给景区增添了无限意境。对这些声音进行梳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以风声取境、以雨声取境、以水声取境、以梵音、钟声取境、以虫鸟声取境等。例如以风声取境的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建筑群,近有古松,远有岩壑,因风入松林发出瑟瑟涛声而得名;以梵音、钟声取境的峨眉山,当行走在茂密的山林中,似有似无的听到潺潺的梵音传来,却又看不到被密林遮掩住的寺庙,顿时有羽化而登仙之感。

造景中可借用多种植物或场景,以风、雨、水、钟、虫等元素结合场景来构建极具诗意的声境。在听觉设计上可以分为:正设计、负设计和零设计三种。

1.正设计:即“无中生有”之意

比如在规划营地时,策划篝火晚会、音乐节、特色剧场等可以带来听觉体验的活动。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背景音乐和表演性声音的植入,给游客带来更多深刻的体验,例如在寺庙中播放梵音、在流水边播放潺潺水声等等。

2.负设计:实际为“减噪设计”

在天涯海角整合规划项目中,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周边以当地特色音乐掩盖游客喧哗的嘈杂声;在度假酒店附近种植具有减噪功效的树木以隔离道路上车辆来往的声音。

3.零设计:可理解为“不作为设计”

零设计其实是对声音品质要求很高的设计方式。这类设计并不针对受体本身——“声音”进行设计,而是营造一个完整的、高品质的倾听环境声音的场所。

三、触觉设计

触觉是人类最敏感、最直接、最真实的感觉方式。触觉设计会给景区增添一些趣味性。我们强调,景区应该让游客多触摸,而不是到处挂着“请勿触摸”。触觉感知能使游客更真实地感受景区空间,丰富游客对景区的感受。

在乌龙山项目中,我们通过创造形式不同的亲水空间,引导游客触摸清澈的水面,体会水流的速度与柔性(如图4);引导游客接触坚硬的岩石,感受大自然的厚重和坚毅;在草原人家产品中,通过放牧、修剪羊毛等活动,使游客与小动物亲密抚摸,体验牧民生活。

图4 打造体验丰富的亲水空间

四、嗅觉设计
景区中嗅觉最主要的来源就是植物,植物散发的味道不仅令人心情愉悦,还有一定的医药功效。此外,自然中泥土的芳香、寺庙焚香的味道、海风中浓浓的海盐味等都会给游客的游览体验增添一份色彩。

五、味觉设计
味觉的感知和嗅觉密切相关。走进成都的宽窄巷子,麻辣火锅香味令人味蕾大开;记忆中油炸臭干的香味还留在长沙街头。美食文化在旅游中起到极重要作用,通过味觉加深对景区的记忆,并能回想起具体的场景。在营造景区氛围时,挖掘当地的特色美食,将其复制到景区之中,打造“舌尖上的景区”,使游客流连忘返。

结语
目前,国内旅游景区的旅游体验设计还主要以视觉设计为主,听觉设计刚刚起步,触觉、嗅觉、味觉设计还停留在元素层面,“五感设计”并未形成完整体系,需要旅游设计从业者付出更大的精力共同探索和研究。

沪ICP备13011172号-6 Copyright © 2021 KCH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