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色小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与重要性
(一)建设背景
2015 年4 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未来三年里,浙江将重点培育100 个特色小镇。
2016 年7 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到2020 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生于浙江,兴于浙江,如今正从浙江迈向全国。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 号)文件明确指出: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 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 级标准建设。可以看出,特色小镇景区化是小镇建设的重要方面,而在总分为1000 分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细则中,涉及到旅游公共服务内容占到810 分,可见,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中意义重大。
(二)建设重要性
1、从市场端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特色小镇稳定运营的重要保障
随着大众休闲时代的到来,自助游、自驾游已经成为主流,作为微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小镇,市场反馈则显得尤为重要。旅游环境卫生不达标,运营管理机制不完善,预防保障服务体系不健全,必然会影响游客旅行体验,阻碍特色小镇稳定发展。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维持特色小镇产品有效供给的先决条件,是保证特色小镇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成为特色小镇稳定运营的稳固基石。
2、从政府端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抓手
特色小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建设方式,强调“服务型政府”的政府角色,小镇旅游公共服务的提供应是政府的主要职能。特色小镇是“主客共享”的和谐空间,旅游公共服务与生活公共服务交叉互融,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即是旅游公共产品,服务于游客的同时也服务于本地居民,因此,小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政府提升本地民居生活水平、优化外来游客旅行体验的有力抓手。
二、特色小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与路径
(一)建设思路
特色小镇是景区,更是推动国家旅游发展的新引擎。为构建一个既能通过景区化标准考核,同时能顺应国家层面指导思想的小镇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思路将以国家旅游局最新发布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评定细则为基础,同时围绕《“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中心思想进行展开。
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文件细则一(下简称《细则》)章节,特色小镇要达到3A 级景区以上建设标准,必须在大分值项即“游览服务、综合管理、资源环境保护、卫生设施、旅游交通”尽可能得到高分,其他分值项得到较好评分。
遵循《“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中心思想,特色小镇应构建特色鲜明、以人为本、便捷高效、绿色生态、集约共享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二)建设路径
1、第一步:软硬件体系分离
将《细则》内容按硬件、软件归类重组,总结出一般特色小镇公共服务的“5+3”体系(具体项目可能会更聚焦)。
(1)5 大硬件设施
a. 小镇交通便捷服务设施:外部公共交通、通景交通、停车场等;
b. 小镇标识标牌服务设施:外部交通标识、内部景点指示牌、警示牌、关怀牌等;
d. 小镇环境卫生服务设施:旅游厕所、垃圾箱(站)、污水站( 厂)、吸烟区等;
e. 小镇信息咨询服务设施: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咨询亭、咨询点等;
f. 小镇游览服务设施:特色交通服务设施、游憩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等。
(2)3 大软性服务:
a. 小镇接待综合服务:智慧咨询服务及餐饮、住宿、购物系统标准的建立等;
b. 小镇安全保障服务:安全救护措施、市场监管措施、旅游保险制度、流量监控机制等;
c. 小镇行政管理服务:投诉平台及机制、小镇宣传措施、旅游培训机制、志愿者招募机制等。
2、第二步:重亮点项目明确
(1)重点:分析得出特色小镇目前缺失且近期亟需的设施( 一般为停车设施、信息咨询点、标示标牌、公厕),进而在规划中强化。
(2)亮点:从特色小镇总体定位和形象定位出发,分析得出最能呼应小镇特色的公共服务设施板块,并创意性打造。
3、第三步:分年度制定计划
特色小镇一般创建期为5 年,故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施计划需精确到年,循序渐进,稳步开发。
三、特色小镇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理念。
IP 化理念。IP 即特色,特色小镇的公共服务体系最重要的是“ 特色化”的思维,简单概括就是“ 私人订制”,规划应当深度挖掘当地文化、生态元素,提炼属于基地的独有IP,放大此IP,融入公共服务设施中,使公共服务设施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具有一定景观性、文化性,与基地旅游环境氛围相融合。
人性化理念。特色小镇的公共服务一定要以游客为本,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全面考虑不同人群旅游需求,把“爱”融入公共产品和服务,打造便民惠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供细致舒心的旅游公共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智慧化理念。特色小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也要便捷高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手段,对接游客的智慧旅行方式,提供智慧化设施与服务,实现便民、高效、优质和创新。
生态化理念。特色小镇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同于城市建设,尽可能运用生态材料打造生态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与当地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实用化理念。特色小镇的公共服务体系既需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又要充分考虑游客规模打造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避免贪大求洋的浪费现象。
四、特色小镇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实践
在《淳安县姜家特色小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规划》(下简称《规划》)项目实践中,经过背景及现状分析,淳安县姜家特色小镇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各方面建设尚属空白。《规划》从建设的全面性,提出了“5大硬件设施+3 大软性服务”的规划思路;从建设的紧迫性和特色性,提出了“3大重点+4 大亮点”的建设建议;从建设的节奏,制定了分年度实施目标及建设内容。
(一)“软硬兼施”,全面覆盖
1、五大硬件设施规划
(1)交通便捷服务设施:如图1,近期建议集散中心选址为原西南湖区码头及周边区块,建成集停车集散、游客咨询、特色交通体验、宣传推介、投诉建议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集散中心,远期拓展千汾线北面现状沙场及邻近水塘区块,作为小镇过境交通集散地;如图2,小镇近期以停车场A-D 地块为主,新增车位约510 个,中远期协调E-H 地块,作为停车预留地,新增车位约520 个。
(2)信息咨询服务设施:如图3,保留原有千岛湖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姜家点),为呼应“水”特色,新增滨水墨香湖驿站旅游咨询点、西南湖区旅游码头咨询点(旅游集散中心)、狮城博物馆旅游咨询点、远期拓展千汾线北侧现状沙场及水塘区块为旅游咨询中心。
(3)标示标牌服务设施:如图4、5,在外部交通干道交叉口设置交通指示牌,引导进入小镇;小镇内部交通干道设置交通指示牌,标识小镇各个景点方位及距离,通过旅游资源分级(图6)- 路口分级(图7)- 资源路口对应,得出小镇旅游标示标牌布局图(图8),标识牌样式要求按照国家《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规范》及《长三角地区旅游景区( 点) 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要求进行设计;除去内外交通指示牌,对接《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环湖旅游标识系统设计》,在小镇内部景点指示牌设计上融合“水下狮城+ 水形”的元素,凸显“水”IP,牌面样式设计如图9-12,景点指示牌布局图13 所示。
(4)环境卫生服务设施:依据5A 级景区公厕建设标准,修建3A 级公厕5 处,2A 级公厕2 处,A 级公厕2 处,垃圾集中处理站1 处,布局如图14。
(5)小镇游览服务设施:呼应乐水小镇特色,增设滨水区域食住购等业态,形成小镇滨水综合服务环;此外,围绕“ 水”特色,规划水上游线、水上飞机、滨水游步道、滨水骑行线路、旅游观光巴士等特色游览设施,构建“水陆空”的全栖游览体系。
2、三大软性服务提升
(1)接待综合服务:以狮城文化品牌建设为引领,以特色旅游商品研发为核心,以多元渠道为突破,建设姜家特色购物集聚区为主体的购物体系; 以标准化推动餐饮诚信环境建设、形成姜家的旅游餐饮放心店认证体系,构建旅游餐饮诚信环境;以主题度假酒店、经济型酒店为主体,以特色民宿等为补充,建设多层级的立体住宿服务系统;建设“互联网、移动网、电话网、物
联网”四网合一的信息平台。
(2)安全保障服务:包括完善安全保障规范、旅游消费安全环境建设、旅游强制综合保险制度建设、景点流量控制机制的制定、医疗救护应急措施等。
(3)行政管理服务:包括食住行各产业要素标制定、完善投诉平台及机制建设、姜家乐水小镇营销宣传、志愿者招募、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等。
(二)做出“亮点”,突出“重点”
对接上位规划《杭州市千岛湖乐水小镇概念规划》提出的“狮城文化+ 水主题”的功能定位,凝练“水”为IP,以“IP 思维”为引领,明确重点项目和亮点项目。
1、《规划》近期重点实施的“三大工程”
(1)集散中心选址及布局,停车设施布局及建议:集散中心选址为西南湖区码头及周边区块,近期以停车场A-E 地块为主,新增车位约1100 个;
(2)旅游交通指示牌、旅游景点指示牌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小镇旅游交通指示牌及旅游景点指示牌;
(3)旅游公厕选址及规模建议:提升3A 级公厕3 个,新建3A 级2 个,提升2A 级公厕2 个,新增A 级2 个。
2、《规划》呼应乐水特色的“四大亮点”
(1)全栖游览体系:围绕乐水主题,规划“ 漫步游线、慢行游线、下湖游、低空飞行游”四种特色游线,形成与水的立体接触;
(2)低空飞行项目:引入水上飞机,以低空飞行项目为契机,切入大千岛湖旅游格局,引爆乐水小镇旅游;
(3)标示标牌系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布局并设计旅游交通标识牌,以“乐水姜家、水下狮城”为背景设计视觉导视系统;
(4)滨水综合服务环:设置滨水综合服务环,保证滨水游览必需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辐射腹地的其他游览节点。
(三)分阶段制定“目标”
由于旅游小镇的创建周期为5 年,《规划》明确了此次公共体系规划的分年度目标。
1、第一阶段:构建完善的旅游服务系统
实施思路:实施近期的三项重点工程(停车场、标识牌、公厕),保证游客进入小镇最基本的游览服务功能,同时推进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
2、第二阶段:塑造环千岛湖旅游公共服务示范,推进“千岛湖旅游副中心”建设
实施思路:结束第一阶段工程,同时全面启动所有硬件工程和软件服务建设,打造“全体系、全地域”覆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形成环千岛湖公共服务体系的标杆工程。
3、第三阶段:特色化打造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国家5A 级景区标准的省级特色小镇;
实施思路:结束第二阶段工程,同时突出“乐水”主题的凸显,重点推进四项亮点工程的建设,形成“有亮点、有重点、体系全”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4、第四阶段:构筑浙赣皖闽旅游集散重要中继站。
实施思路:结束第三阶段工程,同时强化与外界在交通串联、游线协作、合作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区域旅游重要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