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与文化内涵,生产、生活、旅游、居住等功能叠加融合,呈现产业特色化、功能集成化、环境生态化、机制灵活化,具有明确空间边界的功能载体平台。特色小镇的培育必须通过一个一个的“产业”、“项目”去实现,产业定位是特色小镇“特色”的总纲,而旅游特色小镇是依托区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特色产业、特色社区等优势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产业作为特色总纲和统率的特色小镇。
旅游特色小镇“ 特”在文化,文化是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灵魂,是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根本动力,体现着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的活力。相较于传统的旅游小镇,旅游特色小镇以新建为主要手段,文化的挖掘和重塑,是整个小镇建设成败的关键。深刻挖掘地方的传统文化,做好文化的固化、物化、活化是旅游特色小镇文化挖掘与运用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固化
旅游特色小镇是区域文化的缩影,传承着独特的地域气质与丰富的风土人情。最具魅力的当地文化特色,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一个灵魂,这种气氛、特征、灵魂是旅游特色小镇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密码”,也是维系旅游特色小镇这个共同体的根和魂。
(一)文化梳理
文化来源于历史,发展旅游特色小镇需要尊重历史和传统。对于文化繁、杂的小镇来说,往往需要对文化进行梳理,确立主导文化。文化梳理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脉络梳理法
对小镇历史进行发展脉络的梳理,找出每个时间段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等,并找出对应的代表性文化,对这些文化进行梳理和罗列。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往往带有多元性,脉络的梳理以全面和细致为主。
第二步:文化类型归类
对梳理出来的文化根据文化的类型进行细分、归类和总结,整个过程是对文化分解再组合的过程,最终形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
(二)文化遴选
如何对梳理出来的文化进行选择,是确定主导文化最重要的一步,文化的遴选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代表性:文化能不能代表地方的特色,可识别度是否高。同为江南古镇,江南丝竹文化是众多古镇都具有的文化特色,但是在同区域可识别的程度较低,在文化的选择中除了代表性,可识别度也是关键的因素,以避免同质化发展。
2、文化包容性:文化载体的丰富程度。作为主导文化,文化除了代表性之外,能够包容其他文化,是未来文化演绎和分解策划的重要方面。
3、开发程度:对于已经开发的文化应该尽量避免重复开发,或创新新的开发方式。同时重
点关注开发程度较低的文化,挖掘新文化的发展潜力。
4、价值化程度:是指文化的吸引力和产品转化能力以及市场接受度等。这决定了文化的开发价值。产品转化率和市场接受度决定了文化的商业价值,产品转化率低的文化往往只能作为以展示为主的次要文化。
二、文化物化
文化物化要坚持因地制宜,既立足乡土,传承历史,深入挖掘和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和优势,又要引领未来发展,使地方文化特色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之能够对整个特色小镇的特色化发展产生导向作用。文化物化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建筑景观风格
建筑风格是最直接、最感官的文化表现形式。它是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地域特色在群体或个体建成环境的反映。包括内核和外缘两个部分,内核是古老纯正自生的文化,而外缘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包容。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恰到好处地融汇自身地域文化的“外缘”,继而逐步向“内核”转化,这种对异域文化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将创造出更富有时代意义和生命力的新建筑。
(二)空间布局形态
这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特色小镇的环境空间与街区历史风貌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以南北文化为例,北方小镇多以十字街区和方正造型为主,在空间布局上强调空间等级及层次感,突出的是北方文化的端庄和厚重。南方小镇多依山傍水而建,在空间和环境布局的处理上应该更多的运用水系,以水为带,进行空间分割和串联。
(三)文化活态展示
文化活态展示主要是创新展示主体。传统的旅游层面的展示主体以博物馆、文物遗址保护为主,现阶段很多景区增加了民俗表演和实景文化演绎,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展示的内容。但是高科技的展示技术还比较少,未来随着AR、VR等虚拟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文化的高科技展示将成为主流趋势。另外与文创体验相结合的新型业态,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游客体验感强等优势,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三、文化活化
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不等于各子系统文化特色的简单叠加,而是各子系统协同作用所产生的新质。文化产业的业态裂变与跨界融合突出表现为产业之间界限趋于模糊,行业之间不断交叉渗透,例如: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出新型文化业态,产业要素之间通过要素集聚优势互补形成交叉跨界新业态逐渐发展成为主要模式,跨界融合和创新业态已经成为了激活文化的一个全新方式。
(一)寻找业态融合动力
随着游客对文化体验和健康养生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越来越多的旅游商业业态注重产品的体验性和健康性,文化体验和养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动力机制,而这种“需求”的关联性越大,产生的效益就越大,催生业态之间跨界融合的内在动力就越强。
(二)把握业态融合本质
业态之间是否要融合、能否融合以及融合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看它能不能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这是业态融合的本质所在。
(三)提升业态融合品质
目前旅游市场上的主要产品普遍存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性能不全、附加值较低的问题。总体来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行业的融合力度还不够,文化表现力不足,产品的品质有待提升。要加快转换思路,要素聚集不是简单的把外部要素聚拢起来,而是要让各个要素体系进行要素合并,并引入创新元素实现要素价值升值。
【案例】“炖”悟甜品店
以女性、中青年客群为主,以现吃现品江南水果养生炖品为主要盈利点,以水果主题养生体验及休闲阅读空间为核心吸引点,打造将时尚零售和文化体验进行跨界融合的小镇时尚店铺,“炖”悟音同“顿悟”,有读书解惑之意,“炖”又意指店内主打炖品。
总结
每一处经济的绿色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理念的引领,每一个产业的持续增长,都必然有文化特色的内核,而旅游特色小镇,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坚持在规划中强调文化特色,在建设中突出独特文化魅力,在发展中塑造独特文化精神,通过文化的固化、物化、活化,切实把强化文化特色、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贯穿到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全过程,提升旅游特色小镇的文化形象、文化品位和文化影响力,是每个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