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21-51212088项目接洽:4001101800 / 13761032326
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议题,它已经超越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个领域。从文化角度来看,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生长的家园,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很多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也已经开始主动拓展乡村这个新市场空间。本文以景域星擎文化为例,从文旅企业角度,重点探讨文化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潜力和实施路径。
一、文旅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机遇
2017年底,《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正式发布,向我们揭示着中国“乡村文化凋敝,‘空心村’日益严重”的现实。一边,是不断有村民离开村落进城务工生活,“人去房空”,另一边,除了高企的房价与生活成本,“融不进”的城市也让人们也在感慨逃脱农村在城市打拼的乡村青年面临的深刻困境。不振兴,乡村颓废,沦为“回不去”的故乡;不振兴,城镇化也将后续疲软,成为“融不进”的寄居。“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这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人们心底留下的最大的思考。
从历史维度看,自城市产生后,城乡关系便随之应运而生。自此,城乡的对立、平衡与融合具有了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从市场角度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恰恰能够很好的推动城乡平衡、融合,同时促进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协调发展,带动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文化旅游是能够通过市场唤醒中国乡村发展的振兴原力,其效益和影响横跨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同时也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个领域。
二、文旅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
乡村振兴重在文化振兴,文化旅游原在文化吸引。文旅企业具体能够为乡村的文化振兴做哪些事情呢?
第一,一个企业首先要懂得尊重乡村。乡村与城市最大的不同,就是乡村保留了很多自然的肌理。作为策划师和规划师,在为乡村进行策划和规划的时候,要学会尊重乡村的原始肌理。不能把城市的规划方式和策划方式照搬到乡村,不能在对乡村缺少足够认识的基础上去盲目地建设乡村。
第二,要能够与乡村的干部们并肩作战。作为为乡村提供服务的企业,一定要有与乡村干部并肩作战的精神,不能做完策划和规划就一走了之,把所有落地执行的工作交给村干部。那样的策划和规划是不负责任的。而是要帮助村干部做好行动计划,制定出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措施。
第三,要拥有长期运营市场的战略眼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潮流中,每个乡村都需要不断创新,如果以保护之名而停止创新,那是不负责任的,如果以创新之名而破坏保护,更是不负责任。所以,乡村的发展要在保护和创新的平衡中,去捕捉未来的市场趋势,顺应未来的市场趋势,才能让乡村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潮流中站得住、立得稳。
第四,乡村的文化振兴要以人口为基础。没有一定的人口回流到乡村,所谓的文化振兴就是空谈,因为人都留不住,还谈什么文化?所以,乡村文化振兴一定要首先解决人口的就业问题,让更多人能够在乡村找到工作,让更多人愿意在乡村工作,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产业要兴旺起来,产业是带动,有了产业带动,文化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作为旅游策划师和规划师,在面对乡村时,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为乡村植入产业,找到符合乡村实际的产业定位,切实做好乡村特色文化内容与旅游产品功能的融合转化。
三、文旅企业让乡村活化的具体路径
国内的很多乡村都沦为了空心村,“城市容不下肉身,农村放不下灵魂”,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趋近60%,但品质有待提高。要想让年轻人愿意留在乡村,就需要让乡村既能放得下身体,也能放得下灵魂。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改造乡村。
第一个方面,要为乡村导入丰富的文化业态。目前,我们在浙江嘉善大云镇的文旅运营长期合作中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结合大云当地文化特色与旅游资源,通过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度假品牌与IP形象,把富有农耕文化氛围的二十四节气主题体验馆、亲子属性的主题营地和主题剧场等产品营造成主客共享的空间。这对于游客来说,是一个可以体验的旅游业态,对于当地人来说,也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在这个主客共享的空间里,形成了一个消费闭环。
第二个方面,要为乡村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在文化业态和旅游业态发展成型的过程中,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当地年轻人在职业发展方面有更多选择。在嘉善大云打造“中国甜蜜度假目的地”品牌与“云宝”IP形象的过程中,带动当地农业企业参与合作,开放乡创机会,辅以政企联动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合作企业不仅搭建平台引入智慧,更是给当地年轻人带来了富有文化创意性的职业发展机会,以此展现了乡村文化振兴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独特价值。
第三个方面,要为乡村营造符合城市人需求的消费环境。来乡村消费的大多数都是都市人群,因此,乡村的消费环境要与都市人的消费习惯进行对接,这样才能促进都市人的重复消费。我们在落地运营中就非常注重对文化消费环境的营造,大云的“甜蜜”品牌内涵就是对都市人消费需求的一种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