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61032326
2019年,芳茂山恐龙主题服务区与阳澄湖园林主题服务区的营业,掀起了服务区主题化建设的热潮。此类主题服务区不同于传统服务区仅承载加油、如厕、休息、餐饮等基础服务项目,引入更丰富的休闲娱乐业态,同时将特定的主题元素融入服务区建筑外观、景观小品设计,提升景观环境的辨识度和舒适度,使千篇一律的服务区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纵观全国,我国已开始探索高速服务区主题化建设。山东曲阜服务区以当地儒家文化为主题,建筑风格鲁风儒韵;淮南八公山服务区突出豆腐文化,展示当地豆腐的生产过程;贵州天福服务区以茶文化为主题,借助“天壶”景观雕塑喷泉、景观植物,营造出充满茶香的氛围,并依托贵定特色的云雾茶特色茶文化,打造一系列茶文化体验服务……
服务区主题化建设是先设定一个特有的主题,并沿着这个主题塑造服务区内所有的景观环境、建筑形式、娱乐设施、道路交通设施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等,使服务区成为具有鲜明的特色、统一的风格、运作有序的高速公路服务设施,改善千篇一律的单调面貌和单一业态,充分发挥服务区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一、服务区主题化建设的必然性
随着经济发展、自驾游出行比例的提高,原有高速服务区无论从建设规模、功能分布还是景观环境等方面都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服务区亟待提质升级。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国家政策也逐步发力,促进服务区提升基础服务水平、与文化旅游融合、发挥服务区文化价值。
2017年2月,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改善旅游交通服务,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型服务区转型升级,建成一批特色主题服务区。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服务区发展与全域旅游融合,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要向集交通、旅游、生态等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场所转型升级。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向推动下,将“主题”元素融入服务区建设,发展主题型服务区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服务区主题化建设的三重价值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客流的集聚地,具有天然的窗口平台优势和点状区位优势。通过归纳分析以上服务区的主题元素选择和创意,可以将服务区的主题选择分为三种模式:第一、挖掘与展现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第二、依托周边景区,与景区主题保持一致;第三、在以上两项优势均不明显的情况下,用旅游目的地打造思维,结合所在地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和客群特征,创新出一个特色主题,建设成为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地域统筹发展的载体、全域旅游的带动点。据此服务区主题选择模式,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主题服务区可以具有至少三重价值,将从三个层面更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同时,探索主题服务区可能的价值意义,也将对今后的服务区主题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指导价值!
(一)成为展现地域特色文化的有力窗口
服务区的交通区位,使其成为当地与外界连接的窗口,展现地方经济文化和现代化水平。即使不是旅行目的地,很多过路的旅客也有可能路过旅行线上的各地服务区。因此,服务区就像当地的一个门面,对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展现价值不言而喻。
5月份开始试运营的阳澄湖园林主题服务区借助江南园林文化凸显特色。主体大楼采用白墙黛瓦的人字坡天际线,外部进行了大型的水景营造、宅前屋后种植灌乔木,整体构成了中国水乡的“梦境”。主楼入口两侧是涵碧园林,内设景观河道,阳澄湖水流淌,河道上的两座石桥均按民间原型制作,桥廊相连,穿插亭台楼阁,一派水乡生活的惬意景致。阳澄湖园林主题服务区,将江苏园林文化、江南风情尽情展现,全方位打响了江苏“江南水乡”的名片,最终达到“不入苏州城,尽览姑苏景”的文化传播目的。
地方文化品牌对于游客具有直观的吸引力。说到江南水乡大家会想到苏杭,休闲之都非成都莫属,海洋文化主推青岛……在当下全民旅游、文旅融合的时代,无特色不旅游,打响地域文化品牌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取市场主动权。地方高速服务区,要借助服务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利用服务区电子屏、宣传栏、广告牌等进行区域文化传播;并尝试从当地文化提炼主题建设元素,对服务区景观、物品进行主题化的设计打造;同时匹配相关的当地文化体验项目,丰富服务区对地方文化的展现方式,使服务区成为当地对外的展现窗口。
(二)配合周边著名景区,吸引和集散客流
处于著名旅游景区周边的服务区会因为景区吸引力获得极大的客流,同时也可能相较于景区的强光芒而显得黯淡。此种区位下,服务区可以延续周边景区主题,植入同一主题的商品和服务设施,增强主题的渲染,延长游客游览体验,更全面满足游客需求。同时,服务区可以借此区位,成为景区的入口,发挥景区游客集散地功能,承载和消化景区客流,为景区解决拥堵和混乱问题。
芳茂山恐龙主题服务区在主题建设上与周边常州中华恐龙园保持一致,使游客在服务区就能感受到侏罗纪风情和恐龙文化,为后续的主题景区旅游烘托氛围,延长游客的旅游体验。江西西海服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柘林湖畔,毗邻庐山西海风景区。西海服务区充分利用和融合风景区自然环境条件,选择以“休闲文化旅游”为主题。同时为了使游客更方便的游览风景区,有效缓解西海风景区内码头过少带来的旺季游客拥堵的现象,整合交通与旅游资源,打造“服务区+旅游”新模式,推出集交通中转、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高速旅游服务区,使服务区和风景区有机融合,成为风景区的一扇“大门”。
(三)自成旅游目的地,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服务区主题化建设还可以与当地旅游发展相结合。在考察当地自然资源、产业优势、区位条件、客群基础上,可以针对其中的某一项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炼服务区建设主题。
贵州福泉服务区充分考虑福泉适宜果树种植的优良气候条件、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和大量的人流,创新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模式,以“生态果园”为服务区建设主题。福泉服务区独辟10亩地专门发展果园经济,希望能改变传统的服务区生态景观和经营业态,既能让司乘人员观赏到丰富多彩的果园美景,还能体验一把采摘水果的独有乐趣,并通过景观的手段,利用景观植物和果树植物,打造出独具特色、四季花果飘香的“生态园林”服务区。
重庆高速冷水服务区,借助天然的地理优势,提炼出“休闲露营地”主题,在服务区附近打造集自驾车、房车、帐篷营地、集装箱主题酒店、温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五星级休闲露营地,被评为“中国高速第一自驾营地”。自此,冷水服务区创新的主题提炼及综合性的配套设施打造,使一个“路过”性质的服务区由驿站变为了目的地景区。
此类服务区主题提炼,要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区位、客源,像旅游目的地规划一样,找准地方产业、资源、市场优势,从无到有打造为特色主题旅游目的地,成为当地旅游发展的一个亮点,以此带动地区全域旅游发展,成为区域统筹发展的载体。
结语:
高速服务区除了提供加油、如厕、餐饮等基础服务外,作为封闭的高速公路上唯一的休息站,对缓解司乘人员疲劳、放松人们心情、保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下我们服务区外观千篇一律,缺乏自身特色和辨识度,只注重基础功能性服务,忽视景观的营造,服务区的区位优势和多元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主题对于服务区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题,可以统领服务区景观设计的整体思路、方向及规划,并对于服务区内产业布局、业态构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帮助服务区实现景观提升和业态升级。通过主题化建设,服务区将充分发挥对地域文化的展示、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主题化建设也将是服务区未来的趋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