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已达4—5亿人次,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以上,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初创阶段
(自发阶段)

1980年代中后期
-1994年

农家乐兴起

  • 1986年,成都“徐家大院”的诞生标志着“农家乐”旅游模式拉开了乡村旅游的序幕。
  • 1989年4月,“中国农民旅游协会”正是更名为“中国乡村旅游协会”
  • 1994年,“1+2”休假制度颁布并实施。

全面发展阶段
1995-2001年

乡村假日经济

  • 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双休日,1999年又将春节、“五一”、“十一”调整为7天长假。
  • 2000年,国务院46号文明确了“黄金周”的概念。
  • 1995年“中国民俗风情游”旅游主题与 “中国:56个民族的家”宣传口号带游客深入少数民族风情区;
  • 1998年“中国华夏城乡游”旅游主题与 “现代城乡,多彩生活”宣传口号吸引大批旅游者涌入乡村。

纵深发展阶段
2002-2006

助力“三农”问题解决

  • 2002年,我国颁布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开始走向规范化、高质化
  • 2006年,明确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将乡村旅游的角色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时尚”全面推动乡村旅游提升发展。
  • 2006年8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乡村旅游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
  • 2005年国家开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06年我国健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

提升转型与
可持续发展阶段

2007年至今

产品转型,产业升级

  • 2007年国家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008年健全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克服了乡村旅游发展受土地制度制约。
  • 2007年,“中国和谐城乡游”和“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提出带动了农村风貌大变样。
  • 2007年,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 2008年,三次长假调整为“两长五短”模式及带薪休假制度法制化。
  •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多样化。
  • 2009年,《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乡村旅游富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