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趋势

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晋升为多个区县旅游发展战略

全域旅游的概念:

把行政区当做旅游区,全部区域一体化发展旅游,将目的地作为一个大的景区,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 山东

    2014年山东省确定五莲县、滕州市、沂水县为山东省全域化旅游改革试点单位

  • 福建

    2014年福建省启动旅游全域化试点工作,泰宁县被列入。

  • 四川

    2012年甘孜州提出全域旅游 发展战略,2013年开始编制《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3年,温江区出台《关于实施“全域旅游”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区的意见》,2014年编制《成都市温江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目前,全国有90多个区县市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有3个省提出旅游全域化试点工作,全域旅游正从一种概念走向实施。

全域旅游伴随着经济新常态产生

景区泛化的“大旅游”

景区泛化的“大旅游”产生,一方面是传统景区旺季人满为患,大大降低旅游者的舒适度,于是形成了人们在旅游旺季选择不去传统景区而到城市、乡村、商业街等进行旅游休闲;另一方面由于旅游者兴趣的多样化、时间的碎片化以及交通的便捷化,人们的旅游空间更加广阔,突破了传统景区的界限;人们的旅游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突破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因此,空间的全景化,成为大旅游时代的一种趋势。

国民休闲的“大市场”

大众休闲时代的来临,特别是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传统出游两个基本条件有闲时、有闲钱“两个闲”中“有闲时”将更加有保障。而随着游客的旅游需求正逐渐由游览广度向体验深度转变,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景区化的发展模式显然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这就需要创新旅游活动空间、活动内容,进行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休闲全民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来满足休闲大市场的需求。

产业升级的“大产业”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具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双重属性,在产业升级的大产业发展进程中理应发挥更大作用。因此,以“出游型消费经济”进行全域全产业融合,发展“泛旅游产业”,能有效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

顶层设计的“大政策”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明确了“旅游产业”和“旅游事业”的双重定位,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两手都要抓,只抓旅游事业,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难突出;只抓旅游产业,如同抓工业没有考虑环境影响一样,会产生很大很深的社会负面影响。

全域城市化的“大战略”

党的十七大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域城市化的战略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市场前景广阔、创汇能力强、换汇成本低、可持续发展关联带动功能、提供劳动就业机会多强等优势,对城市镇化是最直接有效的推动力。因此,全域旅游是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区县“全域旅游”战略,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

创建一体化的旅游品牌:突破旅游发展的局限,融区域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各方于一体,形成全域一体的旅游品牌形象。通过旅游品牌建设盘活资源,以第三产业创新一、二产业发展,进而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发展上突破景区概念局限,完成景点旅游——全域旅游时代的过渡。产业布局上完成产业要素的转型和升级,以第三产业创新一、二产业发展。城市功能上从城市建设到城市发展公共体系,得到了完善和提升,同时发展强化了城市游憩的功能。

全域旅游体系营造区域旅游品牌

全域旅游体系:

伴随全域旅游发展的实践,特别是产品的开发和项目建设的实践,全域旅游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从旅游产品体系、实施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三方面打造区全域旅游体系,进行旅游品牌营销,综合促进农、文、旅跨越性发展和产、城、旅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旅游目的地升级

多元时代叠合,带动旅游目的地升级

  • 高铁时代:
    高铁时代的来临,传统旅游资源非优区可达性的提到,分流人气过旺的主流目的地客流;
  • 休闲度假时代:
    休闲度假时代的来临,主流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游客外溢;
  • 旅游个性化时代:
    旅游个性化时代的来临,亚文化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催生专项的游目的地。

高铁时代、休闲度假时代和旅游多元化需求时代使亚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空间和市场规模“井喷”,倒逼旅游设施与服务跟进,改善旅游环境质量。兴起旅游休闲体验经济扩大吸引物范围,提升居民旅游参与投资热情旅游目的地。

亚旅游目的地升级,融入主流旅游目的地

亚旅游目的地概念:

大旅游目的地周边辐射区县,是传统旅游资源的“非优区”,主流目的地的“阴影区”、“过境地”、“延伸地”。相较于主流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资源品级、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不同程度处于相对弱势,称之为亚旅游目的地。


亚旅游目的地升级,融入主流旅游目的地

  • 被传统观光旅游目的地遮蔽的县域
  • 开始成为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延伸地
  • 成为新兴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主力军
  • 逐步摆脱旅游目的地的“亚”状态
  • 大三亚旅游圈的保亭县
  • 大桂林旅游圈的恭城县
  • 大南岳旅游圈的衡阳县
  • 大厦门旅游圈的漳州港

传统旅游目的地升级

婺源,从“中国最美乡村”到“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升级

栾川,从点状“景区建设”到面状“全景栾川”的升级

淳安,从“下湖旅游”到“环湖休闲度假”的县域大景区升级

旅游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

转型背景——经济“新常态”激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是在70%,全世界平均在60%,我国则不到50%。
新常态背后有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切换、制度环境改变,机会要比过去大得多,最值得期待的是服务业

新政策出台,旅游业发展的制度红利集中释放:

2014年8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31号文件)。这是继《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之后,出台的又一个促进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此后,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得以建立。此外,文化、体育等领域也陆续出台政策,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旅游产业合纵连横,催生了旅游行业的转型和跨行业的融合:

在经济结构调整,释放旅游需求,增强内需消费的拉动力的经济大趋势和政策红利的双向影响下旅游资本市场活跃,大型项目层出不穷,旅游产业内部深化转型旅游产业间跨界融合,创造新兴旅游产业及增长点,带动经济。

转型基础——旅游产业高关联性促进其向多维度经济推进,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强大基础

旅游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旅游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高关联度,通过发展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整合旅游产品、创新旅游经营等手段,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周边产业,状大现代服务业以及旅游制造业等第三产业。从而使经济发展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旅游产业高关联产业】

旅游产业涉及会展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活动产业、娱乐产业、体育产业、气候产业、生态产业、海洋旅游产业、湖泊产业、温泉产业、疗养健身产业、银色产业、农林渔牧业、邮轮游艇业、旅游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传媒业、自驾车业、旅游装备制造业及休闲房地产业等。

消费转型升级——旅游消费转型升级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源动力

  • 【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2013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达34亿人次,旅游总消费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8%,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12%。

  • 【出行方式】

    飞机、铁路、豪华巴士并驾齐驱。最为突出的是无障碍旅游大巴和自驾游车队大幅增长,占各种交通方式的50%以上。而山地自行车骑游队成为新的亮点,这也充分体现游客低碳与环保意识的增强。

  • 【组织方式】

    团队出游与自由行各尽其美,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消费者在选择时会“货比三家”,理性消费,品质出游成为一种趋势。

【旅游需求结构】

资金管理转型升级——旅游产业投资主体和业态多元化,全方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跨行业整合:

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为主、政府投资和外商投资为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2013年我国旅游直接投资5144亿中,民营企业实际投资2935亿元,占旅游投资总额的57%,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军。

投资业态集聚化,促进多产业融合

集观光、休闲、度假、购物、娱乐、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越来越多,综合性的旅游集聚区大量涌现。如福建融侨双龙温泉旅游度假区、广东长鹿农庄度假区陆续开工,内容包括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人文体验、主题娱乐、商贸购物等多种业态。

技术转型升级——互联网战略加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旅游业跟互联网很大的相似之处,产业边界模糊,流量是核心价值,用户体验是核心,跨界威力巨大,都需前期大量持续投入,一旦达到临界点,将产生巨大综合效应。

【旅游做平台,重塑产业生态】

以旅游为导向,以“1+N(养老、养生、温泉、亲子、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为模式,自然生态的要素、气候环境的要素、历史文化的要素、产业生产的要素、流通消费的要素和创新创意的要素被激活,各类传统上不相关的产业要素融通了起来,形成以一产为基础、二产为支撑、三产为亮点、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复合产业关系。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消费、传播方式,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服务不可忽视。

【在线旅游竞争转向移动互联】

艺龙、携程均将未来酒店预订业发展重点转向移动互联领域。通过移动端下单的占比从2013年的35%到2014年的45%,呈递增趋势。

【在线旅游和智慧旅游】

随着旅游业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网络旅游、在线服务、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旅游管理、服务、营销、体验的智能化、智慧化产品、业态和企业将快速涌现。

产品转型升级——休闲度假产品成为旅游新常态

【休闲度假新常态】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正是刚性需求急剧膨胀的时期。中国观光游览的游客比例由2004年的45%变为当前的28%。在新时期重点要做传统产品的度假化,以休闲来调整观光,创造极致体验,在经营服务方面打造一种高端运营的核心价值理念。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

乡村旅游提升 更多内容详见乡村旅游专题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已成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世界旅游组织,1997)


特点 效益
乡村性: 古、始、真、土、厚,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经济效益: 2007年接待游客人数已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2002年黄金周,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形成约6000万人次的市场,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多样性: 上下五千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健康性: 生态环境及绿色食品“健康、营养、无公害”
经济性: 开发建设投入少,旅游消费花费少
可参与性: 复合型功能提供多样参与体验机会 社会效益: 覆盖面广、受益群体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拉动社会消费、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综合带动性强
可持续性: 农业旅游双重属性,关注环境生态保护
目标明确: 多来自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市民 环境效益: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县域旅游发展新支点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看,发展乡村旅游都具有积极作用,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并激发县域活力的多赢之举。

【乡村旅游助推县域经济转型】

乡村旅游得资源型县城转型升级的可选之路。如:煤炭等资源型产业曾占优的县域,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等乡村旅游项目,在强化生态建设的同时实现了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为贫困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后工业时代,传统农业、工业等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正在弱化,发展乡村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为经济落后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弯道超车”的机会。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县域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目前中国乡村旅游经营户达170余万家,直接从事乡村旅游农民超过3000万人。与此同时,中国还将在2015年扶持约2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000个。

【政策出台,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自2010年起,中国国家旅游局等单位联合推出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建设工作。2013年,中国又颁布实施首部《旅游法》,规定城镇和乡村居民可以利用自己的住宅或其他条件开展旅游事业。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制约因素突显】

在乡村旅游消费增长倍增背景下,受县域条件等因素制约,特色不强、配套设施及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正逐渐显现。

乡村旅游发展三大问题

旅游产品单一
同质现象严重
缺少精品项目
  • 中国地域广阔,民俗多样,但设计规划过程中,众多乡村旅游点主题设计雷同,地域环境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力度不够,创新程度不足。
  • 同一地域内同一类型扎堆而上,导致竞争加剧,大大缩短了旅游点的生命周期。
  • 形象仅定义为低消费、低层次的旅游产品,缺乏精品项目和拳头产品。
景观严重城市化
只看重眼前利益
忽视可持续发展
  • 一些地方舍本逐末,轻视自然景观,大量建造人造景观或城市景观,全无历史文化内涵。
  • 规划设计不科学不合理,以为追求客源数量,片面强调开发建设,对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造成很大的冲击。
  • 空间布局分散,结构搭配失当,占用大量耕地,阻碍乡村可持续发展。
缺乏商业化意识
浅解服务化营销
轻视员工级培训
  • 领导缺乏,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缺乏商品意识和竞争,对产品开发的商品化意识不够。
  • 服务不够细致、不够感人,乡情民俗的意味并不浓,配套设施不健全,“吃住行游购娱”的统一服务不达标。
  • 员工较低层次的精神感知,较低档次的服务质量,达不到顾客需求。

乡村旅游提升路径

乡村旅游要突出乡村性,在规划发展中要保持和维护好乡土文化、乡土特色、乡土优势,把当地文化元素融入到乡村建设中去。
要立足建设旅游强省,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按照“彰显旅游精品、满足客源要求、延长消费时间”的原则,加快形成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服务完备的知名品牌。
发展旅游涉及部门较多,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制定新办法,完善管理,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
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资,改善交通、住宿、卫生环境等,进行一体化建设,提高乡村旅游的“可到达性”。

旅游投资运营创新

旅游业逐步由资源时代进入一个财智新时代

概念:

县域旅游目的地运营商,不同于一般的景区或地产运营商,是在立足于一县基础之上,通过资源整合、业态培育、多方协调等方式,主导整个县域旅游目的地的区域运营与泛旅游产业发展。

产生背景:

县域旅游资源、旅游企业散、小、弱,各自为战,形成不了合力,吸引力、竞争力也不强,为此需要进行整合,进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营销。

趋势:

旅游目的地运营商,对传统景区开发商来说,是突破单一盈利模式的新思路;对常规地产开发商来说,是战略升级的新定位;对政府来说,是经营旅游和整治国土的新主体。


县域旅游目的地运营商蓄势待发

分类 代表案例 运营集团 所在区域
引进的企业运营公司 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 万达集团等4家民企 吉林抚松县
恭城瑶乡国际旅游度假区 四象集团 广西恭城县
泰州华侨城 华侨城集团 江苏泰州姜堰区
嵩山景区 港中旅集团 河南登封市
组建的政府运营公司 婺源县域旅游 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婺源县
泰宁县域旅游 泰宁旅游集团公司 福建泰宁县
昆山全域旅游 昆山旅游度假区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昆山市
沂水县域旅游 亲情沂蒙旅游集团 山东沂水县
象山县域旅游 象山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象山县
海盐县域旅游 海盐县旅游集团 浙江海盐县
武隆县域旅游 武隆县喀斯特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武隆县

旅游投资运营创新 @ 现状问题

县域地区正处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发展所需资金的需求与投融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运作主体和方式单一

县域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方式大多数停留在以土地作为回报的低级模式上,国际上运用的BOT,TOT等特许经营模式近年才出现,尚未得到广泛采用。

运作平台效率较低

县域旅游投融资平台尚未建立完善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和现金流平衡机制,平台的资产虽然金额巨大,但流动性较低,加大了投融资平台的自身风险。

缺乏投融资的良性循环

现行体制的行政垄断和封闭性导致旅游项目之间的资产兼并、重组、收购和回购等障碍重重,不能有效盘活存量,实现投入—运营—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缺乏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县域旅游项目目前主要的贷款方式是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而中小企业规模小,可以抵押的资产较少,导致了金融企业向旅游中小企业贷款缺乏积极性。

旅游投资运营创新 @ 创新融资模式

县域旅游投融资需要挖掘潜力,往多元化、市场化、多层次的方向创新

社会集资模式

成立合作社规模发展

股权融资模式

土地使用权招股融资

转移支付模式

政府各部门联动投资

贴息贷款模式

靠优惠政策获贴息贷款

外商投资模式

吸引国际资本与品牌

股权盈利模式

土地使用权流转融资

复合投资模式

政府投资起主导作用

小额贷款模式

促进乡镇金融体系改革

旅游投资运营创新 @ 全国发展投资基金列表

地区 基金名称
中央及七省联办 创业投资基金
国家级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内蒙古 内蒙古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湖北 湖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吉林 吉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浙江 浙江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北京 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北京股权投资发展基金
北京市海淀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北京政府引导基金
上海 上海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上海浦东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天津 天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天津滨海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黑龙江 黑龙江省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
安徽 安徽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重庆 重庆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江苏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山西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山东 山东省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云南 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广东 广东省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广东红土基金
河北 河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新疆 新疆自治区科技风险投资基金
陕西 陕西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福建 福建省创业投资资金
广西 广西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湖南 招商湘江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产业基金
苏州 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基金
苏州吴中国发创业投资基金
西安 西安高新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杭州 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西湖区中小企业产业引导基金
杭州桐庐县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大连 大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大连市股权投资引导基金
辽宁花园口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南京 南京市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扬州 扬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武汉 武汉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广州 创东方富粤基金
成都 成都银科创业投资公司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市财富股权投资引导基金
珠海 珠海创投引导基金
宿迁 江苏省宿迁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温州 温州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东莞 东莞红土基金
昆山 昆山市政府引导基金
中科昆开基金
昆山海峡发展基金
南通 南通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无锡 无锡市政府引导基金
深圳 深圳信息产业、深圳生物产业基金

旅游投资运营创新 @ 政府引导基金

政府引导基金

县政府可与专业基金管理公司合作,发起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增加创业投资资本供给,克服单纯通过市场配置创业投资资本的市场失灵问题。

母基金

即专门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或者创业投资基金的基金,又被称为“基金中的基金”。母基金将不直接投资某个项目,而是将投资母基金旗下的各个子基金,从而达到放大母基金投资效应的作用。

旅游投资运营创新 @ 创新运营模式

主要模式 投资主体构成及合作方式 资金回收方式(利益分配) 适用情况
PPP(公私合作) 政企合作形式,政府企业共同参与项目建设运营(政府+企业的公司,广义公+私) 项目经营收益,按投资比例进行分配 带有一定经营性性质的公共性项目
BOT
(建设-经营-转移)
政企合作形式,企业独自承担建设、经营,政府只享受所有权收益 企业在规定年限内独自享受使用权收益、出租收益、收费收益;规定期限以后的收益归政府所有 带有一定经营性性质的公共性项目;政府无资金,并无力融资,无力运营
BT(投资方建设-转移给政府) 企业独自承担项目融资、建设,及建设风险 项目建成后移交政府,政府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 带有一定经营性性质的公共性项目;政府无资金,并无力融资,可运营
TOT(政府转移-乙方经营-转移给政府) 政府部门负责项目建设,企业独自承担已建成项目的经营权 企业在规定年限内独自享受使用权收益、出租收益、收费收益,政府获得经营权转让收益,以作为项目建设补偿 带有一定经营性性质的公共性项目;政府有一定资金及融资能力,但无力运营
BOOT(建设-投资方拥有全部所有权-经营-转移给政府) 政企合作形式,企业独自承担建设,在一定期限内享有拥有所有权 企业在规定年限内独自享受使用权收益、出租收益、收费收益,规定期限以后的收益归政府所有 带有一定经营性性质的公共性项目;政府无资金,并无力融资,无力运营
BOO
(建设-拥有-经营)
政企合作形式,企业独自承担建设,并拥有所有权,经营权 企业独自享受使用权收益、出租收益、收费收益 带有一定经营性性质的公共性项目
BLT(建设-租赁给政府-转移) 企业独自承担项目融资、建设,享有出租权益;政府作为承租方,承担运营 政府通过运营收益付给企业租金回报 带有一定经营性性质的公共性项目
BTO(建设-转移-拥有长期特许经营权) 企业独自承担项目融资、建设,政府授予长期特许经营权 企业行使使用权收益、经营权、出租收益、收费收益取得收益 带有一定经营性性质的公共性项目
PFI(私人主动融资) 政府招标,私营企业独自承担建设、经营 从政府部门或接受服务方收取费用以回收成本 带有一定经营性性质的公共性项目